兩年前,董事長王長田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希望《哪吒2》能帶動票房進入70億時代,這個願望在當時被嘲笑為“癡人說夢”。然而,隨著今年春節期間《哪吒2》(《哪吒之魔童鬧海》)上映,這部電影的口碑持續發酵,70億這個目標已經被遠遠甩在後麵,截至2月12日晚上7點,其票房超過94億元,總票房預計將超160億元。
喜愛《哪吒2》的網友們戲稱,對王長田70億言論的心路曆程,已經從當初的“脫離群眾大放厥詞”,逐漸演變為“唱衰魔童居心何在”。此時的王長田,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主投《哪吒2》的光線傳媒不僅收獲了中國影史最高票房,在資本市場股價也像坐了火箭,自節後開盤便節節攀高,截至2月12日收盤累計漲153%,王長田本人的身價也水漲船高。
在經曆數年寒冬後,《哪吒2》極大提振了整個影視行業的信心。然而,這也激發了業內的深度思考,《哪吒2》的路徑是可以被複刻的嗎?影視寒冬是否會因為《哪吒2》的成功而就此扭轉?這一切恐怕沒這麽簡單,業內人士認為,《哪吒2》的成功並不是偶然,與其寄托於市場走勢,影視從業者們更應該做的,是對作品進行更認真的打磨。
資本市場情緒高漲
成為中國影史新的票房冠軍,《哪吒2》僅用了9天時間。目前,這部電影的口碑仍在持續發酵,除了在中國大陸市場已經達到的票房規模,《哪吒2》登陸海外市場,預計還將收割一波熱度和票房。貓眼專業版的最新票房預測數據顯示,《哪吒2》總票房將超160億元。
《哪吒2》如此受市場寵愛,主投《哪吒2》的光線傳媒,也達到了從未有過的高度。在資本市場,自2月5日開盤以來,光線傳媒的股價不斷刷新紀錄,2月5日—7日,以及2月10日—12日,漲幅分別達到20.04%、18.01%、3.41%、19.99%、20%和20%,其中包含了四個漲停,目前股價為24.12元/股,節後累計漲幅達到153%,市值達到707.59億元。
而王長田作為光線傳媒實際控製人,身價也水漲船高。據光線傳媒2024年三季度財報,其最大股東為光線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37.4%,天眼查顯示,王長田持有光線控股有限公司95%的股份。
“資本市場會給光線傳媒一個比較高的評價。”艾媒谘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一方麵,《哪吒2》的票房還在繼續上漲,其收益會不斷突破大家的想象空間,而且這部電影在海外市場當前的預售情況是一票難求,另一方麵,《哪吒》這個IP後續還會有各種周邊收益,現在才剛剛開始,從經營的角度來看,光線傳媒還有不少的市場機會。
《哪吒2》票房屢創新高,再加上今年春節檔刷新了中國影史春節檔票房和人次紀錄,市場情緒不斷走高,不僅是光線傳媒,A股影視傳媒板塊節後一直在持續拉升,連漲六天,2月12日,漲停,、、跟漲。
光線傳媒“錢景”明朗
光線傳媒到底能從《哪吒2》中分到多少錢?“新一季度(2025年一季度)的財報還沒出來,但是票房破了紀錄且還在不斷上漲,預計一季度財報會有一個比較好的呈現。”張毅說。
雖然《哪吒2》還在上映,最終票房還沒有確切的數字,但光線傳媒在2月5日發布了一則關於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的公告,從中可以粗略估算出該公司在這部電影中的大致收入情況。
公告顯示,據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截至2025年2月4日24時,《哪吒2》在中國大陸地區上映7天,累計票房收入(含服務費)約為48.4億元,而光線傳媒來源於該影片的營業收入區間約為9.5億元至10.1億元(最終結算數據可能存在誤差)。
按照這個比例計算,目前94億元的票房,光線傳媒的收入大概在19億元左右。不過,這個數據隻是粗略估計後的結果,光線傳媒在公告中提醒,《哪吒2》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版權銷售收入及海外地區的發行收入等尚未結算,該影片的票房收入等營業收入與公司實際可確認的營業收入(包括但不限於影片於院線、影院上映後按確認的票房收入及相應的分賬方法所計算的收入及其他收入)可能會存在差異。
如果單單以19億元來進行對比,這個數據已經超過光線傳媒2023年全年的收入(15.5億元)。記者翻閱了光線傳媒過去十年的財報,從營收來看,這家公司2015年-2017年都保持著比較穩定的增長;直到2018年,由於行業的監管力度加大,影視市場受到一定影響,光線傳媒營收同比大幅下滑19.09%;2019年,由光線傳媒主投、獨家發行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1》)最終票房超過50億元,成為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同年,該公司參與投資的《瘋狂的外星人》《千與千尋》《我和我的祖國》《誤殺》等電影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讓光線傳媒迎來一個豐收年,營收同比大漲89.7%至28.3億元。
但緊接著,由於疫情突然侵襲,線下經濟遭受打擊,電影市場首當其衝,光線傳媒2020年-2022年的收入也受到很大影響,分別為11.6億元、11.7億元和7.55億元;直到2023年,疫情結束,線下經濟開始恢複,全國電影票房創下四年來新高,光線傳媒投資、發行並計入2023年財報的票房的影片包括《深海》《滿江紅》《交換人生》《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等,總票房約為84.6億元,這一年的營收也同比大漲104.74%至15.5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大雨》《第二十條》《草木人間》《掃黑ⷦ𘍦》等電影熱映,光線傳媒營收同比大幅增長53.37%。
經過2023年和2024年的調整,再加上《哪吒2》這部影片的成功,光線傳媒應該可以暫時走出前幾年的業績陰影。據該公司2024年三季度財報,目前還在推進中的動畫電影項目有《三國的星空》《去你的島》《大魚海棠2》《相思》《朔風》《非人哉》《涿鹿》《西遊記之大聖鬧天宮》《薑子牙2》《茶啊二中2》《昨日青空2》等。
市場形勢如何變化
雖然艱難的三年已經過去,但其實影視行業一直未真正走出寒冬。
國家電影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為642.66億元;2020年遭遇斷崖式下跌,票房總數較2019年下降三分之二至204.17億元;2021年,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為472.58億元,較2020年增長131.5%;2022⠥遇大幅下跌,總票房為300.67億元;2023年全國電影票房為549.15億元,較2022年實現大幅增長;2024年我國電影總票房為425.02億元,較2023年出現下滑。
可以說,2023年和2024年應該是電影市場恢複的兩年,但從數據來看,整體市場的表現並不穩定,而且2024年的票房較2019年仍然有200多億元的差距。
不過,2025年的春節檔為今年的電影市場開了個好頭,單單2025年春節檔總票房就達到95.1億元,當然,《哪吒2》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此外,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2025年國內總票房已經超過170億元。
這是否預示著,影視行業的寒冬過去了呢?
《華夏時報》記者就此通過郵件采訪了光線傳媒方麵,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複。張毅對本報記者表示,不能因為目前的市場表現就斷定影視寒冬已經過去。“其實電影市場的需求一直都在,遇冷是因為好的作品、突出的作品不多,未來電影市場是否能繼續保持春節檔的強勢勁頭,更關鍵在於是否有好的作品出現。”
張毅進一步指出,從過去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人均GDP超過一定數額後,居民的消費會由純物質的消費轉向文化層麵的消費,電影正是文化消費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從這個角度來看,電影市場的機會是一直在的。
的確,盡管一部電影在商業市場的成功,離不開“天時”“地利”這兩大因素,“人和”也是不容忽視的。在過去這段時間,記者在各大社交平台看到眾多網友自發對《哪吒2》進行宣傳,並願意進影院二刷、三刷,而這樣自發的行動,還是來自於對作品的認可,以及作品本身過硬的實力。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1.3291s , 11526.4375 kb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哪吒2》“鈔能力”繼續釋放!光線傳媒節後大漲153% 影視寒冬就此過去了嗎,厚古薄今網